第九章 治与乱
8、以智巧治国,国必遭殃
目录
绪论 老子与《老子》
绪论 老子与《老子》
第一章 道与德
第一章 道与德
第二章 自然与造作
第二章 自然与造作
第三章 无为与有为
第三章 无为与有为
第四章 拙与巧
第四章 拙与巧
第五章 弱与强
第五章 弱与强
第五章 弱与强
第六章 静与动
第六章 静与动
第七章 进与退
第七章 进与退
第七章 进与退
第八章 仕与隐
第八章 仕与隐
第九章 治与乱
第九章 治与乱
第九章 治与乱
8、以智巧治国,国必遭殃
第十章 战与和
第十章 战与和
第十章 战与和
第十一章 修身与养生
第十一章 修身与养生
第十一章 修身与养生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附录 《老子》原文及注释
上一页下一页
执政者以智巧来审察人事,人们自然就用智巧来对付他;他用权谋来实现个人野心,人们也用同样的办法来回应他。统治者越是任用阴谋机巧,百姓就学得越是滑头;统治者越是不讲信用,民风就变得越发险诈。这样下去,社会上就见不到淳朴的百姓而只有狡黠的奸民,人世就没有以诚相待的温暖而只有相互利用的冷酷。
《庄子·胠箧》中曾愤激地说,抛弃所有的聪明才智,大盗才可能停止;毁坏所有珠玉珍宝,小盗才可能绝http://www•99lib•net迹;焚烧一切印符手册,人民自然就归于淳朴;砸碎天下全部斗秤权衡,人民自然就不会争斗;毁灭天下所有圣智法制,人民才可能议论国事。搅乱六律销毁琴笙,塞住乐师的耳朵,天下人才可能耳聪;消灭文饰打乱五采,粘住画师的双眼,天下人才可能目明;毁坏钩绳,扔掉规矩,打断巧匠的手指,天下人才可能有真正的“大巧”;削除曾参、史鱼之行并封住杨朱等人之口,天下藏书网人的真性才可能得以保全。人们内敛其智慧,天下就不会迷惑;内敛其聪明,天下就没有忧患;内敛其德性,天下就不会淫邪。
《淮南子·诠言训》警告执政者说:“天下不可以智为也,不可以慧识也,不可以事治也,不可以仁附也,不可以强胜也。”为什么天下不能凭智巧来治理、不能凭智慧去辨识呢?有“道”者任天地之性,万物也就各遂其能,不用思虑而得失自明,不用探究而吉凶自显。
以智巧来治理国家,只会藏书网给国家带来灾祸;不用智巧来治理国家,那才是国家和人民的幸福。
统治者如果一意孤行,背离“大道”而任智巧,不内敛智慧而炫耀才能,就必然要搅得天下大乱,搅得万物失性,搅得鸡犬不宁,搅得百姓无以安生。
怎样才能使人民返朴还淳?怎样才能让人民无欲无求?怎样才能找回人间的诚信?怎样才能使世风归于敦厚?
世风之所以不淳朴,秩序之所以混乱,社会之所以缺乏诚信,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们相互欺诈,大家彼此敷衍九九藏书网,每个人都丧失了真诚质朴之心,竞相卖弄伪善、智巧和阴谋的“小聪明”。
从前体“道”之士治理国家,不是想方设法使人民变得奸诈机巧,也不是考虑如何使人民学得圆滑世故,而是尽可能让人民不失其自然之性,让人民能够臻于至柔之和,让人民像赤子一样无欲无求。
(参见原第65章)
古代帝王的帽子缀以冕旒,也就是用丝绳穿珠玉垂在帽前,帽子左右缀以黈纩,就是
九九藏书网
用黄色棉絮做成圆球状饰物垂在帽子左右耳边。按《大戴礼记》的说法,“冕旒”掩目为的是不让帝王明察,“黈纩”塞耳为的是不让帝王过聪。不让帝王耳聪目明则是为了“去圣绝智”。如果君主不用智明察,人民哪用得着躲躲闪闪地伪饰?如果君主不用机巧打探,人民又何必畏畏缩缩地说假话?人民都无须伪饰欺诈,领导人不用明察也不会受骗,不用暗探也不会被瞒。上下同心而人民合德,天下便又回到那淳真欢乐的黄金时代,有了智巧恐怕也派不上用场。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