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卷 唐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中宗李显
目录
第一卷 秦
第二卷 西汉
第二卷 西汉
第二卷 西汉
第三卷 东汉
第三卷 东汉
第三卷 东汉
第四卷 三国(魏)
第四卷 三国(魏)
第五卷 三国(蜀)
第五卷 三国(蜀)
第六卷 三国(吴)
第七卷 西晋
第七卷 西晋
第八卷 东晋
第八卷 东晋
第八卷 东晋
第九卷 十六国(汉、前赵)
第九卷 十六国(汉、前赵)
第十卷 十六国(成、汉)
第十一卷 十六国(前凉)
第十一卷 十六国(前凉)
第十二卷 十六国(后赵)
第十三卷 十六国(冉魏)
第十三卷 十六国(冉魏)
第十四卷 十六国(前燕)
第十五卷 十六国(代)
第十五卷 十六国(代)
第十六卷 十六国(后秦)
第十七卷 十六国(后燕)
第十七卷 十六国(后燕)
第十八卷 十六国(北燕)
第十九卷 十六国(西燕)
第十九卷 十六国(西燕)
第二十卷 十六国(西秦)
第二十卷 十六国(西秦)
第二十一卷 十六国(后凉)
第二十一卷 十六国(后凉)
第二十二卷 十六国(南凉)
第二十三卷 十六国(北凉)
第二十三卷 十六国(北凉)
第二十四卷 十六国(南燕)
第二十五卷 十六国(西凉)
第二十六卷 十六国(夏)
第二十七卷 南朝(宋)
第二十七卷 南朝(宋)
第二十八卷 南朝(南齐)
第二十八卷 南朝(南齐)
第二十九卷 南朝(梁)
第二十九卷 南朝(梁)
第三十卷 南朝(后梁)
第三十卷 南朝(后梁)
第三十一卷 南朝(陈)
第三十二卷 北朝(北魏)
第三十二卷 北朝(北魏)
第三十三卷 北朝(东魏)
第三十四卷 北朝(西魏)
第三十五卷 北朝(北齐)
第三十五卷 北朝(北齐)
第三十六卷 北朝(北周)
第三十六卷 北朝(北周)
第三十七卷 隋
第三十八卷 唐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中宗李显
第三十八卷 唐
第三十八卷 唐
第三十八卷 唐
第三十九卷 五代(后梁)
第四十卷 五代(后唐)
第四十卷 五代(后唐)
第四十一卷 五代(后晋)
第四十二卷 五代(后汉)
第四十二卷 五代(后汉)
第四十三卷 五代(后周)
第四十四卷 十国(吴)
第四十四卷 十国(吴)
第四十五卷 十国(南唐)
第四十五卷 十国(南唐)
第四十六卷 十国(吴越)
第四十七卷 十国(前蜀)
第四十八卷 十国(后蜀)
第四十九卷 十国(闽)
第四十九卷 十国(闽)
第五十卷 十国(北汉)
第五十卷 十国(北汉)
第五十一卷 十国(南汉)
第五十一卷 十国(南汉)
第五十二卷 十国(荆南/南平/北楚)
第五十三卷 十国(楚)
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五十六卷 辽
第五十六卷 辽
第五十六卷 辽
第五十七卷 辽(北辽)
第五十八卷 辽(西辽)
第五十八卷 辽(西辽)
第五十九卷 金
第五十九卷 金
第六十卷 西夏
第六十卷 西夏
第六十卷 西夏
第六十一卷 元
第六十一卷 元
第六十一卷 元
第六十二卷 明
第六十二卷 明
第六十二卷 明
第六十三卷 清
第六十三卷 清
上一页下一页
中宗李显被废后,封为庐陵王,徙往均州(湖北十堰市),不久又迁至房州(湖北房县)。
原来,中宗打算把自己的岳父韦玄贞升为侍中,并授给自己乳母的儿子一个五品官。这时,韦玄贞刚从普州参军升为豫州刺史,如此升迁,显然太快了,因此宰相裴炎坚决反对,发生争执。这位不谙世事、年轻气盛的皇帝气哼哼地说:“我把天下给韦玄贞都可以,何况一个侍中呢!”裴炎把这事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即召集百官到乾元殿,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带兵入宫,宣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幽于别所。李显这时还不明白,问:“我何罪?”则天斥责他:“你要把天下让给韦玄贞,这罪还小吗?”
神龙二年十二月,突厥默啜可汗对唐属地鸣沙(今宁夏灵武)发动了大规模入侵,突破唐军防线,直入唐境。与此同时,吐蕃又在青海和西域对唐展开了猛烈的军事行动,骚扰唐朝西境。神龙三年,中宗被迫将养女金城公主下嫁给吐蕃赞普,通过和亲暂时获得西部边境的安宁。
在此情况下,武皇帝不得不及早解决储位问题,并决定立李氏为皇储。
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日韦、桓彦范、左武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右羽林兵五百余人,到达玄武门,李多祚、李湛及太子宫内直郎王同皎去迎接太子共同起事。但事到临头,太子显的恐惧病复发,不敢出宫。王同皎不得不把李显强抱上马背,向后宫进发。政变部队很快攻下玄武门,直抵迎仙宫,杀死二张,众人簇拥着李显轻轻迈进皇帝寝殿,远离龙床伫立着。张柬之小心翼翼地向女皇解释:“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愿陛下传位太子,顺从天意。”武则天被迫让位。
以宰相张柬之、崔玄日韦为首,迅速组成了政变集团,积极拉拢掌握军权的将军,控制宫城。桓彦范和敬晖秘密联络了太子李显,李显半推半就,一切准备就绪。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刚刚被册封为皇后的武则天,为高宗生下第三个儿子,起名显,赐名“哲”,指望这个儿子能成为聪颖贤达之士,以稳固她在后宫的地位。然而,李哲降生后,各方面都与他的两位兄长李弘、李贤相差甚远,不学无术,得过且过,既无治国的胆略,亦无理政的才术。
宰相狄仁杰、王方庆、王及善等苦口婆心劝http://www.99lib.net说武则天应当立李姓储位,以享万年香火,主张召还庐陵王。宰相吉顼给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出主意,要他们介入立储的大政,劝武皇复立相王庐陵,以慰天下之望。这时期,储位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当时的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甚至一度成为契丹、突厥起兵的口实。
中宗朝另一独特的现象,是公主们的空前活跃。中宗共有四男八女。四位皇子都很不争气,而诸位皇女却是另一番情形,一切待遇例同皇子亲王。神龙二年(公元706年)闰正月,中宗把诸位皇女从郡主升为公主,接着又分别设府置官。这情形为历史上所仅见。在中宗的公主群中,韦后亲生的长宁(第四女)、安乐(第七女)公主最为活跃,安乐公主甚至要开创“皇太女”的先例。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初,武则天病情恶化,身边只有男宠张氏兄弟,宰相、太子难得见女皇一面,诏令皆出自二张之口。在这种情形下,假传诏命篡夺帝位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宰相们非常担心,遂决定迫使女皇退位,拥立太子为天子,复兴唐室。

二、外戚专权女后干政

武则天称帝后,李武两姓储位之争十分激烈。以武承嗣、武三思为首的武家子侄们跃跃欲试,甚至曾联合酷吏迫害李氏宗室。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嗣为皇太子,废皇嗣李旦,宰相李昭德假借圣命将其杖杀。双方争夺已白炽化到喋血宫门的程度。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安乐公主开始用中宗的墨敕,纳贿卖官。长宁公主也仿效安乐公主。她们把大量贿金用于广建宅第山庄,纵情淫乐。两位公主的大肆挥霍,刺激了其他公主和后宫的贵夫人,她们通过韦后的帮忙,也利用墨敕卖官,获得巨额贿款。
经过这次的打击,李显朦胧中似乎有所醒悟,联想到长兄被杀、仲兄被废,明白了原来自己的亲生母亲对权力的追逐远胜于骨肉之情,冒犯了母后,即使是无意识的,下场也不堪设想。
武三思等之所以会赢得中宗和韦后的信任而再度猖獗,主要是由于后宫的才女上官婉儿的在旁助阵。上官婉儿长期担任武则天的心腹笔杆,中宗即位后,敬佩婉儿的才华,继续留她担任秘书工作,但对这位美人他是不敢觊觎的,惟恐引起韦后的责骂。无独有偶。武三www.99lib•net思为了取得中宗和韦后的彻底信任,也想到了婉儿。他们频繁幽会于后宫。后宫淫乱之风由此兴起。不久,婉儿便要求在宫外建立私宅,进宫侍奉帝后如同朝廷官员上朝一般,早出晚归。此项先例一开,仿效者接踵而至。
尽管韦后仿效武则天,也有想当女皇的野心,但她却缺乏武则天所具有的政治才干、执政者应具备的器量及神秘莫测的心思,韦后所有的只是昏暴,而且不讲究手段。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高宗去世,遗诏皇太子于柩前即皇帝位,军国大事听从天后旨意。这样,已掌握实权的武则天又从名义上获得了操纵朝政的权力。李哲改元弘道,立妃韦氏为皇后,尊母后武则天为皇太后,临朝称制。以裴炎为中书令,受遗诏辅政。这一年,李哲28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年岁。
这种情形,使拥护李唐的政变集团成员们十分吃惊、恐惧,但又无可奈何。中宗的懦弱,为韦后的专权大开方便之门。她千方百计地扩大韦氏家族的势力,企图造成韦氏家天下的形势。首先追亡父韦玄贞为上洛王,又改为邦王,建庙称为“褒德陵”,对这种僭越行为,朝臣敢怒不敢言。随后,韦后借中宗之手,封堂兄韦温为鲁国公礼部尚书,韦温的弟弟韦胥为曹国公左羽林将军,又将成安公主嫁给韦胥之子韦捷。外戚韦氏一族的势力开始膨胀起来。
武三思被重俊杀死后不久,韦后又特别提拔散骑常侍马秦客和光禄卿杨均二人,实际上是韦后养的两位男宠。马秦客善医术,杨均擅长烹饪,都受到韦后的青睐。这时的韦后急于要实现“武则天第二”的愿望。但中宗不除,她的愿望无法实现。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的愿望也与日俱增,虽然多次向父皇提出要求,但都被拒绝了。这样韦后、安乐公主同时萌发出了共同的邪念:只要夫(父)君不在人世,她们各自都能如愿。
但是,韦后并不因此满足。在获得权力欲的同时,她更渴望着女人身心欲望的满足。中宗无力满足韦后的要求,她便寻求外欢,迅速与武三思勾搭成奸。此后,韦后便如鱼得水,对政治的干预程度,也更加猖狂。
一旦醒悟过来,明白了母后的残忍,李显便惶惶不可终日。幸而有位强势的夫人鼓励扶持,中宗才不至于忧惧早死。每当李显恐惧交加不能自拔时,其妻韦氏便叱责他无能、胆小,同时又99lib.net激励他要放宽心,等待出头之日。就这样,李显在恐惧和韦后激励中,在房州度过了18年的幽禁生涯。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继长兄李弘被杀之后,李贤又被废为庶人。按次序,时为英王的李哲(显)被立为皇太子。这时,唐高宗的身体越来越坏。次年七月,高宗为防不测,任命裴炎为侍中,负首相之责,辅佐太子哲监国。

一、政治砝码几废几立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西部战事再起,已归顺唐朝的突厥突骑施部的酋长娑葛因与部将阿史那忠节不和,互相攻击,唐经略使周以悌不但不进行调解,反而教唆忠节到朝廷贿赂宰相宗楚客和纪处纳。宗楚客接受贿赂,按照忠节的要求,准备派兵消灭娑葛。娑葛得悉这一密谋,大为震怒,遂自立为可汗,发兵攻破安西,唐将或被擒,或被杀。接着,娑葛上表唐朝廷,索要宗楚客的首级,诛奸以谢百姓。中宗只得出来和事调解,宣告娑葛无罪,加封他为14姓可汗。经过这些波折,自太宗以来在西域苦心树立的大唐国威,一落千丈。
面对这种情况,一度颓废的太子重俊猛然醒悟过来。神龙二年七月,中宗迁都长安之前,册立卫王李重俊为太子。但是,韦后、武三思、安乐公主等对新太子既轻蔑又愤恨,安乐公王依仗韦后的势力,一直想取代皇太子而成为皇太女。重俊感到形势的发展对自己极为不利,必须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神龙三年七月,重俊请求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帮助,率千骑兵发动了政变,武三思、武崇训及部分同党被杀。接着攻入后宫,追杀韦后、安乐公主。韦后与婉儿挟持中宗躲到玄武门楼上。婉儿向中宗献计,让中宗在楼上向政变军队喊话,悬赏诛杀太子和李多祚。太子、李多祚被反戈的乱军斩杀。中宗立10岁的幺子重茂为太子。
宰相宗楚客约武延秀、赵履温、叶静能及韦温等韦氏一族,开始劝说韦太后应当仿照武则天的“易世革命”,登上女主宝座。为达改朝换代的目的,韦太后等人加紧活动。当时,中央禁军的南衙十六卫和北衙十军及台阁尚书省的要职,均由韦氏族人担任。武则天所生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及李旦之子李隆基是她们的很大障碍,于是便密谋将他们清除。

三、国势衰微被毒身死

唐中宗虽然是一个昏昧懦弱九九藏书的君主,但由于有以张柬之为首的一批贤臣的辅佐,新朝廷很快走上轨道。然而武则天当政的余波荡漾,使得唐室复兴的前途风云变幻。在那政治权力男性化的时代,武则天以女性异军突起,一跃登上政治权力的顶峰,这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太具诱惑力了,使得后世有野心有条件的女性,都渴望成为武则天第二!
然而,翌年二月,继位不足2个月的唐中宗李显被废黜,由他的四弟雍王李旦即位。
在危机关头,李隆基发动早已串通好的“万骑”兵,突袭后宫,杀死了韦太后、安乐公主、武延秀等。经过这次政变,韦氏集团全部消灭,武氏集团也只剩下少数人。最后,太平公主出面收拾残局,扶持李旦再登皇位,是为睿宗。
中宗朝的奢糜之风,使唐帝国元气大伤,为一直虎视边塞的突厥和吐蕃提供了侵扰的最佳机会。
等到武则天称帝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三月,庐陵王李显被秘密接回东都洛阳。九月,出于政治策略上的需要,李显重被立为太子。
复立庐陵王为太子,这是武则天晚年的一项重要的明智的决策。李显虽不是当皇帝的料,但是复立他,表示了武则天在李、武两姓之间的最后抉择。这种合乎士庶民心的决定,平息了李、武两姓间长达8年的争夺,与结束酷吏政治一起,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开创了女皇统治期间最后一段新的政治局面。
景龙四年六月,韦后、安乐公主假手马秦客、杨均,在中宗最喜欢吃的馅饼内放入毒药,将其毒杀。
中宗统治之下,韦后、武三思把持朝政,韦后、武三思、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以及宰相宗楚客等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形成了中宗朝极度腐败的政治。
在中宗看来,武三思是他和韦后最亲密、最信赖的知己。中宗不仅不下令诛杀诸武,反而将张柬之等人的密奏透露给了武三思。武三思便和韦后一起对付这几位大臣,他们双管齐下,在中宗面前,对张柬之等人屡进谗言。武三思并献计策,架空五位功臣,剥夺了他们执政的权力,最后终于将其杀害。中宗又根据武三思的要求,诏令文武百官恢复则天皇帝时代的政治形式,排斥反对武氏的人,以前被张柬之流放的官员,全部召回。这样,唐朝大权完全掌握在武三思手中。
当初武则天所以选中李显继承帝位,就是因为看到了他的昏庸,认定他称了帝也成不了大气候,废立都掌99lib.net握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高宗遗嘱让李显称帝,而这时武则天称帝的时机尚不成熟,她不敢贸然行动,便用李显作为缓冲。
中宗对武三思的信赖不亚于对韦后的信赖。常常有这种情况。韦后和中宗并排听政后,回到后宫,韦后便和武三思在皇帝的龙床上下棋,中宗在一旁观战,与他们一起嬉戏调笑。
国势的衰微,并没能让中宗清醒,他仍然整日和韦后等沉湎于享乐侈糜之中。
一般说来,皇帝孱弱愚昧,也易于导致皇后干政,外戚势力强大,中宗朝韦皇后的活跃正是如此。韦后本来就是个争强好胜的女人,只是由于武则天的存在,抑制了她的野心。在长期的幽禁生涯中,她成为一家的精神支柱,在忍耐中磨炼出了坚强阴狠的性格。她憎恨婆婆武则天,但对武则天的巨大能量又十分崇拜和敬畏。她自忖,武则天可以以女性当上女皇,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呢?现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她要中宗和她共同处理国家大事,恰似武后垂帘听政的重现。由于性格和共同经历使然,中宗对韦后的话总是坚信不移。
中宗驾崩,16岁的幺子温王重茂即皇帝位,是为少帝,年号唐隆。韦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按照韦后等人的事先安排,少帝只是过渡而已。
张柬之等人很清楚,这时中宗的制命,实际上都是武三思在背后操纵。在无可奈何之下,他们秘密晋见中宗,请求诛杀武三思及诸武。然而每次晋见,中宗皆以缄默的态度予以回敬。
武三思因与韦后的关系,进而成为操纵中宗的“真天子”。而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一族的再度崛起,令政变集团成员们感到恐惧和万分的惶悔,当初政变时,对以武三思为首的诸武竟没有丝毫的损伤。
从神龙到景龙年间,中宗再度当皇帝,兴起了大规模地建造佛寺的活动,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唐朝国库告罄。这些负担又被强加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
二十五日,唐中宗复位。武则天迁往皇宫城西南的上阳宫静养。中宗给母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四日,正式恢复大唐国号,持续15年的武周帝国(公元690年~705年)宣告结束。旗帜的颜色由武周的大红色恢复为唐朝的黄色,郊庙、社稷、陵寝、官阶名称等,都恢复了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以前的旧制。废除则天文字,定长安为首都,神都恢复洛阳旧名,作为陪都。至此,唐室光复告成。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