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之属
意面
目录
饭之属
饭之属
粥之属
粥之属
面之属
面之属
意面
粉之属
粉之属
羹之属
羹之属
羹之属
羹之属
水族之属
水族之属
水族之属
水族之属
肉之属
肉之属
肉之属
肉之属
果之属
果之属
卵之属
卵之属
酱之属
酱之属
饮之属
饮之属
饮之属
饮之属
饵之属
饵之属
饵之属
店之属
店之属
店之属
其他
上一页下一页
另一种油炸过的意面,干燥膨松,通常以鳝鱼面、锅烧面的形式出现,用以吸收汤汁入味,前者猛火快炒鳝鱼和面,加入乌醋、糖,勾芡成酸甜烩汁;后者以高汤煮面、鱼板、虾、大白菜等火锅料,再加入鸡蛋和沙茶。三种皆为台南风味小吃,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如“包仔师”“恭仔”“阿瑞意面”“阿龙”“福荣小吃店”“阿瑞”……
台南的肉臊意面上多搁上一两尾虾,或两三片薄肉,那肉片和虾独吃也无啥稀奇,可加在肉臊意面上就成了亮点,美味九_九_藏_书_网的点缀。若加上卤蛋,卤贡丸,则平添豪华感。我欢喜吃干拌意面:先在滚水中烫熟意面,并用长筷持续搅拌以免黏结成块,汆烫豆芽、韭菜,一起放入碗中,淋上肉臊、卤汁、猪油,搁上两三片肉,一两只虾。若加入高汤,即是汤面;高汤通常用肉骨、虾煮成。
后来,意面开枝散叶,全岛都可见,似乎仍是发迹地最美味。盐水意面蜚声全台湾,街头随处有美味的意面,如盐水点心城“阿三”“阿桐”,中正路八角楼前骑楼下99lib.net“颜清安”,朝琴路“巷仔内”,皆是黄忠亮手艺的传承,是人们信赖的老味道。
走出补习教室有一种越狱的快感,饥肠怒吼,深夜巷子口的意面摊,召唤疲惫不堪的身心。每天夜晚一碗意面,放大我的饥饿感,放大了我少年的哀愁;我清楚记得那意面以热汤,以猪油、肉臊的脂香,以及饱足感,抚慰一个日渐厌恶学业的学童。
意面起源于经济贫困的年代,那个年代,台湾有许多穷人多受了三年的义务教育,坚忍奋发,终成大器。我母九九藏书亲,我贫穷的母亲拼了命让我补习,却不知儿子那么没出息,从未好好上课,成天苦闷,只想好好吃一碗意面。
意面是一种蛋面,揉面团时加入鸭蛋液、碱、盐;再用木棍擀薄,切条状,沾地瓜粉。这种面源自台南盐水,创始于一九二三年,根据献平《南瀛小吃志》记述:福州人黄忠亮(一九〇七—一九五八)十六岁时只身来台讨生活,落脚于盐水港,开始摆摊卖面。太平洋战争期间,面粉采用配给制,时有时无,生意遂时断时续;日本殖民统治期间,面摊还
99lib•net
被吊销执照;直到台湾光复,才继续营业。后来黄忠亮的儿子黄瑞福和小婶黄林依月接手经营制面、面摊生意。
日光灯微弱,闪烁,黑板上的数学公式渐渐模糊,坐在板凳上难耐、不安,更像遭羁押禁见。我可能小学就近视了,上课目的只为了等下课;也明白补习,除了浪费生命、金钱,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我一直想逃离。
我不爱那种油炸过的面条,欢喜吃的是肉臊意面,新鲜的面条烫熟后淋上肉臊和蒜泥,放上些豆芽、韭菜,简单自足。肉臊和面条自然是意面成九九藏书败的关键,汤,卤味,辣酱亦是影响喜好的因素。例如曝晒的面条自然比人工烘干的美味;使用里脊肉熬汤,滋味一样能浓郁,汤头会比用骨头熬来得清澈。
我们班放学后几乎都没回家,全到级任老师开设的私人补习班继续上课,小学六年级了,教育主管部门已宣布从这一届起初中免试升学,大家明明知道肯定会上初中,依然没有人胆敢不到老师家恶补。那似乎关系着自尊,我很害怕老师每次当众问谁未缴补习费。可能,更害怕老师手上的木棍,它几度打得我手心手背瘀青,沁着血痕。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