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妙赏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高贵
第一章 高贵
第二章 自信
第二章 自信
第三章 刚正
第三章 刚正
第四章 率真
第四章 率真
第五章 旷达
第五章 旷达
第六章 雅量
第六章 雅量
第七章 清谈
第八章 隽语
第九章 妙赏
1、乱世英雄
第十章 深情
第十章 深情
第十一章 血性
第十一章 血性
第十二章 风姿
第十二章 风姿
第十三章 幽默
第十三章 幽默
第十四章 放诞
第十四章 放诞
第十五章 伤逝
第十五章 伤逝
第十六章 艺术
第十六章 艺术
第十七章 师道
第十七章 师道
第十八章 名媛
第十八章 名媛
第十九章 机诈
第十九章 机诈
第二十章 机诈
第二十章 机诈
第二十一章 吝啬
第二十一章 吝啬
第二十二章 奢侈
第二十二章 奢侈
第二十二章 奢侈
上一页下一页
对景物细腻微妙的审美感受,对人物准确精微的品藻鉴赏,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妙赏”。除《识鉴》《赏誉》《品藻》等专门写“妙赏”外,《世说新语》许多章节都记述了名士们之间的“妙赏”。
离开了名士们的“妙赏”,“魏晋风度”就残缺不全;而离开了名士们情感的丰富和直觉的敏锐,“妙赏”就完全不可能产生。
这一章前几篇小品是品人:乔玄识曹操于寒微之际,“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已成历史名言;王济赞叔于未显之时,“山涛以下,魏舒以上”已是对王湛的定论;郭奕对祜一见倾心,觉得人才是世间最美的“风景”;“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王濛对殷浩的品评意味隽永。后两篇小品是品物,魏晋名士向内发现了自我,才能向外发现自然。王子猷痴情于竹,王子敬畅怀于山川,不只是寄情于审美对象,而且忘情于审美对象。行于山阴道上,啸咏于庭竹之前,自然是精妙的审美鉴赏,又何尝不是诗意的人生?

1、乱世英雄

——《世说新语·识鉴》
接下来,乔玄的话又来了一个大转弯:“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然”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转折连词,其意义相当于今天的“然而”“可是”等。称曹操是“治世之奸贼”,是说曹操有才而无德。乱世四海无主,群雄混战,曹操的才能足以力挫群雄统一全国;治世则天下共尊一国之君,曹操的德性又不甘久居人下,最后将成为搅得四海沸腾君无宁日的乱臣贼子。
首先他认为曹操有能力承担拨乱反正这一巨大的
99lib.net
历史使命:“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董卓之乱使国家四分五裂,连年战火使生灵涂炭,国家必须统一,百姓渴望和平,民族要求强盛,而这一历史的要求此时只有通过曹操才能实现,曹操是未来整顿乾坤的人物,乔玄这几句话赋予曹操以使命感和历史感。

按儒家的价值观念来衡量,乔玄对曹操似褒而实贬。儒家把“德”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说曹操无德等于完全否定了他。但是,汉魏之际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传统的重德九_九_藏_书_网轻才变为重才轻德,荀粲甚至公然说“女子当以色为主,德不足称”。曹操本人在几次求贤令中,也公开求聘“不仁不孝”的才智之士。因为动乱的时局呼唤力挽狂澜的英雄,历史所急需且举世所仰望的,不是仁孝谦恭却百无一能的君子,而是横刀立马平定天下的豪杰。汉末才俊之士蜂起,大家都想问鼎天下,人人都以英雄自居,王粲还专门为此写了一部《汉末英雄传》。此时还出现了讨论英雄特性和识别英雄方法的理论著作,刘劭在《人物志·英雄》篇中说:“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九-九-藏-书-网,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乔玄是汉末著名政治家,史称他“严明有才略”,以“长于知人”著称于世。且看乔玄如何评价曹操——
乔玄称曹操是“乱世之英雄”,当时正处于乱世,这不就是说曹操是当世英雄吗?当时根本不是什么治世,说曹操是“治世之奸贼”,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如此说来,乔玄这次对曹操的品题是寓褒于贬。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99lib•net
东汉末年,主荒政谬,国家的命运操纵于阉寺,一般士大夫羞与他们为伍,于是出现了“匹夫抗愤,处士横议”的局面。“清议”是当时士人干政的主要手段,原先的人物品藻也因此具有新的社会意义,虽然难免士人之间的相互标榜,但对腐败的政治具有激浊扬清的作用:政府对官员的升降不得不顾忌“清议”的压力,多少要听听社会清流的权威意见。人物品藻左右着一个人的政治前途,有名者步青云,无闻者委沟壑。一些未得到社会承认的士子盼望获得品藻名流的正面评价。曹www•99lib•net操在得势之前就曾请许劭、乔玄品题。本文就是乔玄品评曹操的记载。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曹操听到乔玄的品题后大喜,显然他不在乎僵硬空洞的道德批评,而看重能扭转乾坤的超人才智,他坚信自己能挽狂澜于既倒。假如我们不将历史道德化的话,曹操的确是位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在三国时代无与伦比。另外,曹操不仅有才,而且有趣。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