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幽默
6、鼻目须发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高贵
第一章 高贵
第二章 自信
第二章 自信
第三章 刚正
第三章 刚正
第四章 率真
第四章 率真
第五章 旷达
第五章 旷达
第六章 雅量
第六章 雅量
第七章 清谈
第八章 隽语
第九章 妙赏
第十章 深情
第十章 深情
第十一章 血性
第十一章 血性
第十二章 风姿
第十二章 风姿
第十三章 幽默
第十三章 幽默
6、鼻目须发
第十四章 放诞
第十四章 放诞
第十五章 伤逝
第十五章 伤逝
第十六章 艺术
第十六章 艺术
第十七章 师道
第十七章 师道
第十八章 名媛
第十八章 名媛
第十九章 机诈
第十九章 机诈
第二十章 机诈
第二十章 机诈
第二十一章 吝啬
第二十一章 吝啬
第二十二章 奢侈
第二十二章 奢侈
第二十二章 奢侈
上一页下一页

同学、同事、同乡或同辈人之间,拿长相开玩笑实属司空见惯。一个人如果相貌有点特别,很容易被伙伴们拿来开涮,如大肚、大嘴、胖子、瘦子、小老头、老来俏……都可能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我年未半百而发已全白,十多年来这头白发给我造成不少烦恼,但给兄弟们带来许多欢乐。除了头发的颜色以外,皮肤的颜色也很扎眼,美国白人虽然残存着种族优越感,但这个国家的黑人已逐渐摆脱了自卑,人们也从心底里接受了“黑的才是美的”这一审美判断。本人没有美国黑人朋友那份自信,从来没有觉得头发“白的才是美的”,每次有兄弟取笑我的白发时,我都显得有点窘迫和尴尬,几次想去理发店染发装嫩,最终都因害怕麻烦而没有染成。
——《世说新语·排调》
这场对话九*九*藏*书*网中,三人都不失名士身份。王子猷见林公的傲态,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反感,而是从林公的秃顶入手,言下之意是说要不是秃顶,林公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神态难看。谢表面上不同意王的说法,实际上是暗中附和他对林的批评。林公何尝不知道他们表面上说自己的须发,骨子里是不满自己的神态?他干脆就“以歪就歪”:既然你们对我胡须头发这么感兴趣,那就把这身老骨头交你们摆布吧!
古人好像也喜欢拿朋友相貌取乐,东晋高僧康僧渊就遇了这种麻烦。
王子猷诣谢万,林公先在坐,瞻瞩甚高。王曰:“若林公须发并全,神情当复胜此不?”谢曰:“唇齿相须,不可以偏亡。须发何关于神明?”林公意甚恶。曰:“七尺之躯,今日委君二贤。”(《世说新语·排调》)九*九*藏*书*网
在相貌审美这一点上,估计康僧渊是“有苦无处诉”,因为身边没有人以“高鼻深目”为美,所以他只好从另一角度为自己的高鼻子和深眼睛“辩护”:“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他说鼻子是脸上的山岳,眼睛是脸上的深潭。山不高就没有神灵,渊不深就不会清澈。时人都认为这是“名答”,也就是为自己鼻子眼睛的一次著名辩护。这次“名答”尽管十分机智,而且也很有“笑点”,但他是从哲学而非审美着眼,没有解释高鼻深目何以美,只是强调鼻高才有“神”,眼深才能“清”。
据说蚁群中只要出现一个异类,所有蚂蚁都会群起而攻之,直到将异类驱逐或杀死为止。人类虽
99lib.net
然也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然每个国家或多或少有点排外倾向,但大多数时候似乎比蚂蚁“宽容”,“排外”并不一定驱逐或杀死老外。不过,只要别人外表与自己异样,通常都会觉得对方“异常”。
谢安恰恰是笑他高鼻深目的模样丑,康僧渊这一“名答”为什么“答非所问”呢?康僧渊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汉人在胡人面前都有文化上的优越感,蔡邕毫不隐讳地说胡人来华是“慕化”,既然是文化上的“落后”民族,长相上自然也就“丑陋”,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再说,趣味无争辩,在大家都是塌鼻子的人群中,谁还以鹰钩鼻子为美呢?试想,康僧渊要是从美的角度为高鼻深目辩护,肯定大家都会摇头;他从“神”与“清”的角度来回答,才使大家都认可点头。
文中的“林公”就是支遁(字道林),东晋著名的大德高僧。支道九九藏书网林对王徽之和王献之兄弟一直评价不高。当王子猷(徽之)去看望谢万时,支道林正好先到谢万家,他的神态十分傲慢,根本不把王子猷放在眼里。王子猷大概对支道林也不以为然,他见支摆出一副孤傲的架势,便“不怀好意”地调侃道:“林公要是头发和胡须都很齐全,大概不会像现在这副神态吧?”谢万马上接过话头说:“只听说唇齿相依,不能有一方偏废,没听说胡须头发与精神有什么关系!”支道林脸色越来越难看,但他仍然淡定地说:“我这七尺之躯,今天就托付给二位处理了。”
面对别人对自己外貌的嘲笑,另一高僧支遁的回应同样从容自如——
没有他那敏捷的思维,没有他那清澈的头脑,谁能像他那样“绝地反击”?谁能把自己的高鼻子凹眼睛说得那么富于“灵性”?
《高僧传》说康僧渊“本西域人,生于长安。貌虽梵人,语实中国。容止详正,志业弘深”。由于对99lib•net玄佛都有极深造诣,谢安、殷浩等东晋名家巨擘都与他交游;由于他西域胡人高鼻深目的外貌,许多人又拿他的鼻子眼睛取乐,甚至连谢安也常常以此来调笑他。谢安拿康僧渊的鼻子眼睛说事,无疑是认为他的鼻子眼睛“反常”。嘲讽胡人相貌在汉末以后十分常见,建安时期繁钦的《三胡赋》,就把胡人的“仰鼻”“深睛”穷损了一番。“仰鼻”“深睛”也即此文中的“目深而鼻高”。我们今天欣赏面部棱角,高鼻深目是一种美的标志,塌鼻子的人宁可花钱忍痛也要做隆鼻手术。可古人都有点“少见多怪”,塌鼻丑汉反而嘲笑高鼻美男。
一次有关胡须头发的闲聊,成了精英们一场机敏的智斗。每个人都话里有话,王子猷化沉重为轻松,支道林诙谐中藏机锋。
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
更多内容...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