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猷、马踏月籍贯考
目录
第一卷 致命毒蛊
第二卷 黄州迷案
第二卷 黄州迷案
第三卷 鬼魅传说
第四卷 灵草记
第四卷 灵草记
第五卷 神兽传奇
第五卷 神兽传奇
第六卷 血字鬼咒
第七卷 烟月诗社谋杀案
第八卷 梅花血玉
第九卷 三断白骨案
第九卷 三断白骨案
第九卷 三断白骨案
第十卷 胭脂笺
第十卷 胭脂笺
第十一卷 梅花仙子
第十一卷 梅花仙子
徐君猷、马踏月籍贯考
上一页下一页
张旭军于湘潭
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与杨亿同州里,每造亿,亿厚礼之。门下少年多易之,亿曰:“彼他日所享,非若曹可望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
以上三人都没有用上“东海人”,而是使用“建安人”、“建州人”。
由此推断出,徐君猷与马踏月是同乡,故同籍贯,那么,黄州太守徐君猷、兵马统制马踏月的籍贯是哪里呢?
为什么二徐名字前就用上“东海”呢?如果一定要牵强附会与建安联系起来的话,因为福建东临大海,唤为东海。苏东坡、秦少游在徐氏兄弟名字前加上一个“东海”,是否意在用东海来尊称二徐呢?看过《宋史》的人就知道:吴育、吴充两人的政治地位远远比徐君猷要高。可怎么没有人称他二人为“东海吴育”、“东海吴充”呢?
其次,是从《苏东坡全集》中考证出来的。徐君猷的弟弟徐得之,与苏东坡书信往来很多,流传下来的有十余封,主要分为苏东坡在黄州、惠州两地。苏东坡在惠州时,徐得之正在建安(亦即福建建瓯)。苏东坡有诗为《真一酒法寄建安徐得之》,估计后世学者就是因此得出结论的。
黄州篇故事《鬼魅传说》的后注中提到:
与苏东坡关系不太好的宋代科学家沈括,在著名的《梦溪笔谈·卷四辨证二》中写到:
且说建安,宋代时属建州,宋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改建州为建宁府。建安从来没有别称为“东海”。查阅《宋史·列传》上出现过的同时代建安名人:
《书鲍静传》:鲍静字太玄,东海人。五岁语父母,云:“本曲阳李氏子,九岁堕井死。”父母以其言访之,皆验。静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为南海太守行部入海,遇风,饥甚,煮白石食之。静尝见仙人阴君受九九藏书道诀,百余岁卒。……
施:指南宋的施元之,与人合著有《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查,指清代的查慎行,也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先祖。
是不是徐君猷曾在东海做过官,他人用其任职地来尊称呢?显然不是,一者,古人在某地做官的称谓,地点一般应放在姓后,譬如说苏东坡在徐州,尊称为苏徐州,而不会称徐州苏东坡。退一步说,徐君猷的弟弟徐得之没有做过官,可秦少游也称他“东海徐大正”。
徐的,字公准,建州建安人。擢进士第,补钦州军卅推官。……
那么“东海”又是指哪里呢?
关于徐君猷的籍贯,后人共有三种说法: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江苏东海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东海徐君猷,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而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亭下之茶,烹而饮之。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
依据小说《黄州迷案》第三章“府衙疑云”中说到:
河南阳翟人一说,来源于南宋王明清《挥麈录》的记载:
施注:徐大正,字得之。因其兄君猷守黄州,始从公游。秦少游《闲轩记》曰:“建安之北,有山岿然,与州治相直,曰北山。山之南,有涧,涧之南,有横阜。背山而面阜,据涧之北滨,有屋数十楹,则东海徐君大正燕居之地也。……”
2011年8月18日晚8点
由此可知:徐君猷的籍贯是东海,那么,马踏月的籍贯亦即东海。
江苏东海人一说,似乎占了上风,因为九-九-藏-书-网《苏东坡全集·遗爱亭记代巢元修》原文说得清楚:
王明清的说法,似乎佐证甚少,早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苏东坡全集·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一诗中:
但因为史料稀少、时间久远,这个“东海徐君猷”变得有些云山雾罩了。
看来,“东海”并不是尊称,其实《苏东坡全集》中,还记载有两个人与“东海”相关。
鲍静、徐则这两个人物,难不成也是建安人?苏东坡只是听人说起而已,并不熟悉,显然没有尊称的必要吧!
《书徐则事》:东海徐则,隐居天台,绝粒养性。……
黄州篇故事《胭脂笺》第六章“一醉轩”中又提到:
一是《苏东坡全集·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一诗中的诰案,写得清楚“二徐实建安人”。
王明清也好,施元之也罢,都是苏东坡死后五十年的南宋人物了,距离徐君猷之死的元丰六年(即1083年),更是有六七十年了。徐君猷其人,想必只有苏东坡的文字记载了。古代通讯落后,信息的传递恐怕多有纰漏。
宋代“淮南东路”地图表明,当时的海岸线与现在的有所不同。现代的海岸线向海域中延伸了许多,宋代海州东面有个岛屿,即是郁州,所谓“东海”就在这个岛上(圈1)。而现代的江苏东海县则在海州之西(圈2)。从地图变迁来看,宋代的“东海”其实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市。
施注:徐君猷,名大受,东海人。孟亨之,名震,东平人。举进士。……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那么,徐君猷的籍贯是不是就是现在的江苏东海县呢?
……那黄谋见来者不善,收敛三分,问道:“你是何人?”颜未正待呵斥,徐君猷冷笑道:“你便是一醉轩的主人黄谋?”黄谋点点头,道:“正是黄某,敢问阁下是哪位?”徐君猷冷笑道:“东海徐君猷。”……
http://www.99lib.net
如果象建安这样不邻东海的州府也可尊称“东海”的话,那么,这些真正靠着东海边的各路州府的名人也就都可以用“东海”来尊称了。
那么“东海徐君猷”、“东海徐大正”中的“东海”指的是哪里呢?“东海”是不是指建安呢?
最为可信的应该是与徐君猷同时代人的记载。根据苏东坡、秦少游等人留下的文字记载,徐君猷、徐得之兄弟明明是东海人,为何说籍贯是建安呢?
北宋元丰三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受挫,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到了黄州之后,生活困顿,多亏了黄州太守徐君猷的帮助,才度过难关,也就有了后来的“苏东坡”。《苏东坡全集·与徐得之四首》中写到:“始谪黄州,举目无亲。君猷一见,相待如骨肉,此意岂可忘哉!……”
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二古墓,《图志》谓之“黄儿墓”。有一石碑,已漫灭不可读,莫知黄儿者何人。石延年通判海州,因行县见之,曰:“汉二疏,东海人,此必其墓也。”遂谓之“二疏墓”,刻碑于其傍;后人又收入《图经》。余按,疏广,东海兰陵人,兰陵今属沂州承县;今东海县乃汉之赣榆,自属琅琊郡,非古人之东海也。今承县东四十里自有疏广墓,其东又二里有疏受墓。延年不讲地志,但见今谓之东海县,遂以“二疏”名之,极为乖误。大凡地名如此者至多,无足纪者。此乃余初仕为沐阳主簿日,始见《图经》中增经事,后世不知其因,往往以为实录。谩志于此,以见天下地书皆不可坚信。其北又有“孝女冢”,庙貌甚盛,著在祀典。孝女亦东海人。赣榆既非东海故境,则孝女冢庙,亦后人附会县名为之耳。http://www.99lib.net
再者,《苏东坡全集·徐大正闲轩》诗中:
所以说,苏东坡、秦少游、沈括,包括南宋施元之等人所说的“东海”、“东海人”,其实就是指宋代东海。这样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被多疑的后人弄得错节盘根、云里雾里,以讹传讹。
徐君猷这个历史人物,如果没有苏东坡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恐怕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为什么说徐君猷是福建建瓯人呢?
查看一下宋代地图就会发现,宋代的“东海”并不是现在的江苏省东海县。
……苏仁诧异,道:“大人怎的先发制人?”徐君猷道:“你随我即刻去见黄州兵马统制马踏月马将军并通判蔡真卿蔡大人,共商擒贼事宜。”苏仁稍有迟疑,道:“他二人是否可信?”徐君猷道:“马踏月马将军乃是徐某同乡,交情甚厚。蔡真卿蔡大人到黄州只四月,为人清高,刚直廉正。二人皆是可信之人。”苏仁点头。
所谓“燕居”,意思是退朝而处,闲居之所。可以推断,徐君猷的弟弟徐得之晚年住在建安,亦即福建建瓯。但他住在建安,并不等于籍贯是建安。所以,苏东坡《真一酒法寄建安徐得之》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苏东坡将真一酒法寄给住在建安的徐得之。
诰案:徐大受,字君猷。其弟大正,字得之。查注引《挥麈录》,讹化一人,固非;其云君猷乃韩子华婿,尤谬。据本集《与徐得之书》,君猷妻舅,乃张仲谟户部。时公方经纪君猷丧事,故云既葬之后,邑君与十三十四等可暂归张家为长策。……又,施注后引《闲轩记》称东海徐君大正,二徐实建安人,可见此注不误,查注谓阳翟人,亦误也。
王明清,生于1127年,死于1202年,汝阴(今安徽阜阳)人。自幼继承家学,酷爱文史,以博闻洽识著称99lib.net于世,传世之作有《挥麈录》、《玉照新志》,因内含丰富的文献史料而备受时人及后人重视。
沈括说得很清楚:余按,疏广,东海兰陵人,兰陵今属沂州承县;今东海县乃汉之赣榆,自属琅琊郡,非古人之东海也。……孝女亦东海人。……
《苏东坡断案传奇》黄州篇中写到两个人物,一人是黄州太守徐君猷,另一人是黄州兵马统制马踏月,前者是历史真实人物,后者是小说虚构人物。
所以施元之注东坡诗,写得清楚:徐君猷,名大受,东海人。
现在许多关于苏东坡的书籍,必然要写到黄州;而写到黄州,自然要提到黄州太守徐君猷;而提到徐君猷的籍贯,竟多注为“福建建瓯人”。
如此,也就是说黄州太守徐君猷、兵马统制马踏月应该是江苏连云港人氏。
关于黄州遗爱亭,苏东坡《遗爱亭记》云:“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东海徐君猷,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而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亭下之茶,烹而饮之。公既去郡,寺僧继连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
徐得之、君猷,阳翟人,韩康公婿也,知黄州日东坡先生迁谪于郡,君猷周旋之,不遗余力,其后,君猷死于黄,东坡作祭文,挽词甚哀,又与其弟书云:轼始谪黄州,举眼无亲,君猷一见,相待如骨肉,此意岂可忘哉。
查看一下宋代地图就知道,建州(建安)并不邻靠东海,建安与东海之间其实还隔着一个福州(此福州不是指今日的福州市)。且东海海域宽广,与东海相邻的州很多。从山东半岛的登州开始,经过江苏、浙江、福建,直到广东潮州一带,都称为东海(此中包括现在的黄海)。
更多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