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三卷 出污泥而不染
三 跟踪
目录
第一部 芳汀 第一卷 正义者
第一部 芳汀 第一卷 正义者
第一部 芳汀 第一卷 正义者
第一部 芳汀 第二卷 沉沦
第一部 芳汀 第二卷 沉沦
第一部 芳汀 第二卷 沉沦
第一部 芳汀 第三卷 1817年
第一部 芳汀 第三卷 1817年
第一部 芳汀 第四卷 寄放,有时便是断送
第一部 芳汀 第四卷 寄放,有时便是断送
第一部 芳汀 第五卷 下坡路
第一部 芳汀 第五卷 下坡路
第一部 芳汀 第五卷 下坡路
第一部 芳汀 第六卷 沙威
第一部 芳汀 第七卷 尚马秋案件
第一部 芳汀 第七卷 尚马秋案件
第一部 芳汀 第七卷 尚马秋案件
第一部 芳汀 第八卷 祸及
第一部 芳汀 第八卷 祸及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一卷 滑铁卢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一卷 滑铁卢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一卷 滑铁卢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一卷 滑铁卢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二卷 洛里翁战舰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三卷 履行对死者的诺言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三卷 履行对死者的诺言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三卷 履行对死者的诺言
第二部 珂赛特 第四卷 戈尔博老屋
第二部 珂赛特 第四卷 戈尔博老屋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五卷 夜猎狗群寂无声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五卷 夜猎狗群寂无声
第二部 珂赛特 第六卷 小皮克普斯
第二部 珂赛特 第六卷 小皮克普斯
第二部 珂赛特 第六卷 小皮克普斯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七卷 题外话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七卷 题外话
第二部 珂赛特 第八卷 墓地来者不拒
第二部 珂赛特 第八卷 墓地来者不拒
第二部 珂赛特 第八卷 墓地来者不拒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一卷 从其原子看巴黎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一卷 从其原子看巴黎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一卷 从其原子看巴黎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二卷 大绅士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二卷 大绅士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三卷 外祖父和外孙子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三卷 外祖父和外孙子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四卷 ABC朋友会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四卷 ABC朋友会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五卷 苦难的妙处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五卷 苦难的妙处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六卷 双星会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六卷 双星会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六卷 双星会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七卷 咪老板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八卷 坏穷人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八卷 坏穷人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八卷 坏穷人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八卷 坏穷人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一卷 几页历史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一卷 几页历史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二卷 爱波妮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三卷 普吕梅街的宅院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三卷 普吕梅街的宅院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三卷 普吕梅街的宅院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四卷 人助也许是天助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五卷 结局不像开端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五卷 结局不像开端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六卷 小伽弗洛什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六卷 小伽弗洛什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七卷 黑话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八卷 销魂和忧伤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八卷 销魂和忧伤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九卷 他们去哪里?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卷 1832年6月5日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卷 1832年6月5日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一卷 原子同风暴称兄道弟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一卷 原子同风暴称兄道弟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二卷 科林斯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二卷 科林斯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三卷 马吕斯走进黑暗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三卷 马吕斯走进黑暗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四卷 绝望的壮举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四卷 绝望的壮举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街史诗 第十五卷 武人街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一卷 四堵墙中的战争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一卷 四堵墙中的战争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一卷 四堵墙中的战争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一卷 四堵墙中的战争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二卷 利维坦的肚肠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二卷 利维坦的肚肠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三卷 出污泥而不染
三 跟踪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三卷 出污泥而不染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三卷 出污泥而不染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五卷 祖孙俩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五卷 祖孙俩
第五部 冉阿让 第六卷 不眠之夜
第五部 冉阿让 第六卷 不眠之夜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七卷 最后一口苦酒
第五部 冉阿让 第八卷 人生苦短暮晚时
第五部 冉阿让 第八卷 人生苦短暮晚时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九卷 最终的黑暗,最终的曙光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九卷 最终的黑暗,最终的曙光
上一页下一页
另外那人跟在后面,还没有抓他,很可能要跟到重要的碰头地点,希望捕到一窝大的;这种巧妙的行动就叫作“放长线钓大鱼”。
从瓦砾堆起这段河滩还不到三十步长,就没入冲击岸墙的河水中了。
这人叉起双臂,以责备的目光注视铁栅门。
他又立刻平静下来,内心许多想法,只发出一连串单音词,加重讽刺语调表达出来:“妙!妙!妙!妙!”
无论潜逃者投进塞纳河,还是爬上河岸,跟踪的人不可能看不到,他究竟哪儿去了呢?
大概要让前边那人穿得暖一些吧。
读者若是靠近仔细看,就可能认出他们俩。
在那段河滩上,有两个人相隔一段距离,仿佛相互注视,一个躲避另一个。走在前边的那人总想拉开距离,而跟在后面的那人则极力靠上去。
不料,被追捕的人没有沿饮马的坡道上去,而是顺河滩岸边继续往前走。
身穿礼服扣得齐整的人一直走到河滩尽头,沉吟片刻,握紧两个拳头,定睛搜索。忽然,他拍了拍脑门儿藏书网,发现土岸与河水相交处有一扇拱顶铁栅门,又矮又宽,带有三个粗铰链,安了一把厚实的大锁。这种铁栅门开在河岸下方,半露水面半没水中,只见从里面流出一股浊水,泻入塞纳河。
有一个情况表明这种推测可能完全对,就是制服扣得整齐的那人看见一辆空车,沿河滨路驶来,就向车夫打了个手势;那车夫会意,显然明白对方的身份,就掉转马头,开始跟随那两个人,在高高的河滨路上缓缓行驶。这一情况,前边那个衣衫褴褛的可疑的人并未看见。
小丘一般的瓦砾堆,从水边延展到河岸陡壁,形成一个岬角。
他们二人各自实行一套无懈可击的战略,走到一条直通河滩的下坡路,须知从帕西驶来的公共马车,可以从这里下河边饮马。后来为了两岸对称,这条坡道就取消了:只要美观悦目,马渴死也没关系。
就像一只饥饿的猛兽跟踪一个猎物,又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猎物也很鬼,一直提防着。
那辆九*九*藏*书*网公共马车沿着香榭丽舍的一排排树木行驶,只见车夫举着鞭子,半截身子从护墙上边往前移动。
显然他的处境岌岌可危。
说句公道话,即使局势十分严峻,当时的警察也尽心尽责,管理道路并监视警戒。警方认为,一次暴动绝不能成为任由坏人为非作歹的借口,也绝不能因为政府岌岌可危就疏忽社会治安。在执行特殊任务的过程中,日常勤务也不能乱,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一场难以逆料的政治事变,可能演变成一场革命,爆发起义并筑起街垒,就在这种压力下,一名警察还在跟踪一个窃贼。
穿罩衫的人可能要从这条坡道上去,钻进香榭丽舍树林中;不过,那里也布满警察,跟踪他的人很容易找到帮手。
他去干什么呢?除非投塞纳河。
被追捕的石貂和猎犬的大小个头儿,也都合乎比例。力图躲避的那个瘦小枯干,要捕获的那个人高马大,相貌凶悍,看来很不好惹。
穿罩衫的人踪影皆无。
那好像在远处默默下一藏书网盘棋。两方走得都很慢,似乎哪个也不匆忙,怕走得太快会引起对方加快脚步。
前边那人要逃避的,大概就是这种耻辱和这种紫红服。
那辆公共马车按照他的一举一动行事,这时停在他头顶的护墙旁边。车夫料想会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就给马嘴套上装有水发燕麦的麻袋;顺便讲一句,这种饲料袋,巴黎人非常熟悉,历届政府有时给他们的嘴套上。耶拿桥上行人寥寥,他们走远之前,还回头望一望两处不动的景物:河滩上的汉子、河滨路上的马车。
诚然,这段河滩尽头,有一个六七尺高的瓦砾堆遮住视线,不知是拆毁什么建筑物堆在那里的。可是,那人真的以为绕到瓦砾堆后面,就能藏身了吗?这种应付办法未免幼稚可笑。他肯定不是这样打算。再天真的窃贼也不至于如此。
还有一种下等的紫红服。
只能站在河对岸,才容易望见那两个人;隔着河观察,就会发现前边那人毛发倒竖,罩衫褴褛不堪,身子歪斜,又抖瑟不安;另一个九-九-藏-书-网像个传统的公务人员,穿着一直扣到领口的制服。
一个身穿国家发的制服的人,去追捕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人,就是要让那人也穿上国家发的制服,只是问题全在于颜色:身穿蓝色制服者为荣,身穿红色制服者为耻。
再往前走就再也上不去了,既没有坡道,也没有台阶,这里是河弯,就要到耶拿桥了,河滩越来越窄,最后成为一条细线没入水中。他不可避免地走入绝境,右有陡壁,左边和前方是河流,后面又有警察追赶,可以说插翅难逃。
仅仅注视还不济事,他又用力推,用力摇晃,铁栅门却牢牢不动。这道门,刚才可能被人打开,但它锈成这样却没有发出声响,真是怪事,但是肯定又重新锁上了。这表明开这道门用的不是撬锁钩,而是一把钥匙。
后面那人看不见对方,也不会被对方看见,他就趁机抛开一切掩饰,转瞬间飞步跑到小丘,绕了过去,一看却傻了眼,惊愕地站住:他追赶的人不见了。
河滩僻静,没有一个行人;几处停泊的驳船上,藏书网既没有船夫,也没有装卸工人。
后面那人目的何在呢?
说罢,不知还抱有什么希望,或是等那人出来,或是等别人进去,他就躲在瓦砾堆后边守望,那种恼怒和耐性赛似猎犬。
这里河岸不远处,便是1824年勃拉克上校从莫雷移来的府邸,称为“弗朗索瓦一世宅”。附近就有一个哨所。
被跟踪的那人到了小丘便绕过去,避开了另外那人的目光。
头一个觉出强弱悬殊,就极力摆脱第二个,但那逃避的神情十分恼火,如有人观察就会发现,他虽然逃窜,但是他的眼神阴沉中含着敌意,恐惧中含有威胁。
如今河滩已不复存在,那一带面貌完全变了。
摇撼铁栅门的人恍然大悟,随即发出这样一句愤慨的话:
警署给警察的秘密指令中有一条:“身边常有一辆公共马车,以备不时之需。”
“太不像话啦!竟然拿一把政府的钥匙!”
6月6日下午,在残废军人院桥下游一点的右岸河滩,恰恰发生这样一种情况。
透过栅门粗铁条,能分辨出一条幽暗的拱顶长廊。
更多内容...
上一页